10月14日,山西省发改委就《零碳(低碳)、绿电园区试点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共六章二十条。其中,第五条资金支持标准里明确,本专项安排的省级基本建设资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接投资或投资补助等方式,直接安排到具体项目。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一般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对于企业投资
《山西省省属企业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5)》包含总论篇、专题篇和案例篇三大部分。总论篇从“形势要求、管理进展、实践成效”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省属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脉络,为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精准履责提供方向指引,专题篇聚焦“引领能源革命、锻造新质生产力、全面绿色转型”三大关键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试点建设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火电、水泥、钢铁、铝冶炼等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的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试点工作,推动构建企业内部碳排放管理体系
5月7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建设的通知》,计划通过试点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参与碳足迹体系建设。试点将聚焦重点产业、出口及特色产品,探索碳足迹核算方法、因子收集、信息披露等环节,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积累管理经验,旨在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和供应链
2025年5月6日,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基本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建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和清洁高效能源体系。方案部署12项重点行动,包括煤炭产业低碳转型、零碳能源基地建设、工业领域碳达峰等,涵盖能源结构调整、节能降碳技术推广
该方案旨在贯彻国家战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助力山西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具体如下: 1. 工作思路:以碳达峰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普惠共享”原则,建设完善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制定相关规则制度,拓展覆盖场景,建立个人碳减排账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4月2日,太原市碳账户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该市碳减排进入精准量化新阶段。该平台对接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与政府监管平台,实现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分析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贯通,将抽象碳排放数据转化为具有金融价值的企业资产。平台构建“监测核算—信息披露—金融对接—项目管理—信息集成”五位一体服
山西大同建成全国首座绿电制氢加注站,日加氢能力2吨,氢源来自本地风电光伏绿电交易,重卡运输成本较柴油车降低30%,年减排CO₂超万吨。
2025年3月14日,山西阳泉市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超过14%。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87%。该方案旨在通过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深化能源消
山西水土保持经过70多年的不懈奋斗,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已经蕴含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碳汇。右玉县是全国5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之一,作为水利部确定的碳汇交易试点县,率先在山西省开展先试先行,在水利部指导下,右玉县小南山流域本次用于交易的碳汇量6.75万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我省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开展零碳乡村试点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